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2月9日報道: “總有人好奇地打聽我為什么名字里面怎么會有個‘黨’,難道福利院長大的孩子需要這樣的‘標簽’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的身世?每分每秒都把感恩國家和黨的照顧掛在嘴邊嗎?”32歲已經身為人母的郭黨葉經常被自己容易讓人產生聯想的名字而懊惱。
出生才幾天后就因身體殘疾被親生父母遺棄的郭黨葉被送到了山西大同當地的一家福利院成為了“黨孩子”,不久又被福利院寄養在大同縣唐家堡村一家姓郭的農戶家,從此改姓郭。
“現在還有人看到我的名字就問我是不是福利院出來的,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就流露出同情或者鄙視的眼神,讓人挺不舒服的”,郭黨葉告訴記者。
民政部社會福利與慈善事業促進司兒童福利處陳魯南副處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民政部正在修訂的《兒童福利機構基本規范》里面將對福利機構孩子取名做出明確規范,如擬規定兒童姓名不應含有歧視性、不應隱含其生理缺陷、不能在兒童姓名上附加政治和宗教色彩,不能從姓名中聯想到其收養兒童身份等。
他透露以后福利院給機構內的孩子起名將啟用百家姓,同時,這部新的規范有望在今年通過,然后在全國實施。新規意味著“國”、“黨”、“!、“童”這四個姓給福利院兒童起名將成為歷史。
“舊的《兒童福利機構基本規范》已經沿用十年了,這理念里我們國家的福利機構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福利院的硬件普遍改善了很多,下一步就是要完善福利院的管理水平。我們希望給福利的孩子去標簽化,讓他們能和其他的孩子一樣健康成長!标愻斈险f。他也強調政府將確保福利院孤殘兒童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并重,讓他們在醫療、康復、特殊教育和就業培訓等方面獲得更多、更好的服務。
民政部數據顯示目前中國10萬多名孤殘兒童生活在全國900多家兒童福利機構里。
廣州市一家兒童福利院的工作人員黃芳告訴記者,她工作的福利院早在三、四年前就開始采用百家姓給孩子起名,今年福利院接受的孩子都姓“趙”。這家福利院以前是按照孩子被遺棄的地點來給孩子起名,比如一個孩子被派出所在天河區撿到就會姓“天”。
黃芳說她非常贊成政府出來相關的規定來規范福利院給孩子起名,不要因為特殊的姓氏給孩子今后生活帶來困擾。黃芳說福利院的孩子在成長中大多有自卑心理,自我認同感低,“標簽化”更容易讓他們感覺很正常孩子不一樣、不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