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發表文章,題為《在中國起名字就是商業本身》。文章稱,在中國要給品牌起名字不僅是門藝術,還是門科學。 文章稱,在中國給商品起名字被賦予了更深刻的含義。外國商品進入中國要首先解決一個“臉面”問題,就像中國父母要給自己的孩子起名字——男孩叫“小剛”(意為強壯)。一個不恰當的名字可能會帶來一系列的經濟后果。 文章說,如今在中國起名字不再是門兒藝術,更是門兒學科。起名顧問、計算機系統和邏輯分析師都能夠確保那些詞聽起來更悅耳。 文章做了舉例說明。比如“銳步”意為“快速的步伐”。還有“高露潔”意為“展現出更高水準的清潔”,“樂事”意為“高興的事情”!澳涂恕焙汀皩汃R”也都是中文中的“好字眼”。 一家北京名字咨詢公司介紹說,如果你想找一個和英文“音似”的名字作為品牌名稱,你會很快被認定為“洋品牌”,比如“凱迪拉克”盡管沒有實際的中文字面意思,但是這些都是明顯的外國名字。 有的品牌名字不僅讓人覺得“洋”,而且深有寓意。比如“花旗銀行”,這主要是因為這是一家掛著美國星條旗的銀行;蛘摺叭f豪酒店”意思是上萬財富精英。 報道介紹,微軟曾經不得不思考其“Bing”搜索引擎的名字。因為“Bing”和中文中“病”的發音相似。因此微軟最終把Bing拆成了Bi Ying (必應)意為“絕對回復”。 如果把著名的清潔劑廠商“威猛先生”——“Mr. Muscle ”直接翻譯稱“肌肉先生”的話,聽起來就像“雞肉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