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磊
四川特大地震,不只是場災難。它可能也是擺在全國人民和各級決策者面前的一堂考試。
“救災物資管理,關鍵是有法、有序、有據、有賬、有審計!6月3日,廣東省民政廳副廳長駱招群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坦言!暗卣鸢l生后,身在廣東的我們,立刻啟動了救災機制,把抗震救災工作作為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來對待!
據他透露,截至6月2日,廣東省社會各界捐款總額39.52億,其中各級民政部門接收到捐款30.7億,已經接近全國總額的九分之一。
駱招群在采訪中講述的,是全國眾多的震區外省市抗震救災、援助災區的民政部門的一個樣本。
在這一過程中,他和許多素未謀面的民政系統人員,面對著如何緊急調配物資發往災區,如何發動本地的救災捐助,如何監管救災物資等一系列考驗。他們以自己的行動經受住了這種考驗。
“本來的救災機制只是針對省內的災害,這次也只能參照既有的機制進行省外外援!瘪樥腥罕硎,面對顯露的些許不足,“我們也對自身的機制進行思考和總結,在救災告一段落之后,我們會查漏補缺,提升廣東的救災工作水平!
采訪尚未結束,駱就匆匆離去。從地震發生后的第二天,廣東省民政廳的領導每天都要碰頭,針對災情的進展部署下一步救災工作。
接受捐贈人監督
《21世紀》:四川地震災害發生后,廣東省對災區援助的物資總額位居全國前列,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駱招群:首先,是全省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汪洋書記專門召開會議,提出“要人派人、要物給物、要錢出錢、要血獻血”。
其次,是廣東本身強大的經濟實力為后盾。到6月2日,我們全省社會各界捐款總額39.52億,其中各級民政部門接收捐款總額就達到30.7億,這已經接近全國總額的九分之一。
此外,中央和地方的新聞宣傳以大面積、高密度的報道來正面引導,激發了全省各界的捐款熱情。當然,廣東人民樂善好施的傳統也不可忽視。
《21世紀》:地方的捐贈熱情,會增加民眾對這些財物使用的關注,如此龐大的救災款和物資如何進行有效的監管呢?
駱招群:建立一個可靠的接受捐贈的平臺,對于抗震救災、發動援助來說是重要的。對于救災物資的監督管理,我們首先做到的就是“有法”,依據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和民政部頒布的《救災捐贈管理辦法》。
其次要“有序”。我們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發動各級民政部門和慈善總會接受社會的捐助,做到及時、公開,每天都向媒體公開捐贈的數額。
還要做到“有據”。我們接受的每一筆捐款,都要開具合法的收據。
再要做到“有賬”。捐贈賬戶專戶管理,專人負責,登記造冊,賬款相符,賬據相符。
最后要“有審計”。我們接受國家審計署和省審計部門的審計,一旦審計發現問題,就會直接上報紀委。
《21世紀》:這樣的監督管理之外,如何能讓關注資金流向的捐助人介入進來呢?
駱招群:我們當然要接受捐贈人的監督。數額較大的捐助人、定向的捐助人都可以跟蹤監督資金有沒有用到目的地。
(將資金)撥付給災區當地接收部門之后,對未來資金運用的效果,我們會到現場查看。我們也有責任協助捐助人跟蹤這些捐助款項。
緊急動員的“地方樣本”
《21世紀》:這次中央救災工作啟動迅速。作為地方民政系統,廣東如何反應,立即采取了哪些行動?
駱招群:地震發生的當晚,省民政廳就連夜召開緊急會議,啟動了“救災應急機制”。13日,我們的抗震救災領導小組就告成立。
根據國家民政部和省委、省政府辦公廳的通知要求,我們12日連夜組織了價值500萬元的救災帳篷、棉被、方便面、礦泉水等救災物資,13日就組成7個火車車皮的專列運往成都,這也是最早調運到災區的物資。
截至6月2日,廣東省民政部門共向災區劃撥捐贈資金2.019億元,發運21列火車、256節車皮的緊急采購和捐贈物資,物資價值2.36億元,是全國調運物資最多的省份。
《21世紀》:廣東省民政廳能夠在短期內啟動救災行動的內在機制是什么?
駱招群:一方面,廣東省本身有一套救災應急機制和工作方案,一旦機制啟動,我們的人員就能迅速到位。另外一方面,廣東本來就是自然災害頻繁的省份,每年都會有不同程度上的風災雨災,民政方面對救災援助有很齊備的方案。
比如說,我們和救災物資的供應商之間簽有“救災物資待儲協議”。很多救災物品長期存放容易腐壞,我們就不將其大量儲存在我們這里,而是直接存放在供應商那里。一旦發生災情,從供應商那里直接調用物資,這樣的反應就非?炝。
提升救災能力的契機
《21世紀》:在這次外援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一些之前沒有考慮到的問題呢?
駱招群: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