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中華取名網 www.hlffz.com為您整理準備了崔姓寶寶起名名字實例 。以下名字僅為在你起名時提供參考,并未結合生辰八字。請慎用!分析八字才能為寶寶起個吉祥的名字!咨詢QQ:469080369
崔姓女寶寶起名大全↓ 點擊這里查看崔姓男寶寶取名大全
崔姓起源
姓氏源流
源于姜姓,出自西周時齊國君主齊丁公伋嫡長子季子的封地,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 據史籍《唐書·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等資料記載,炎帝神農氏后裔,西周時期齊國國君丁公伋的嫡子季子曾食采于崔邑(今山東鄒平縣魏橋鎮崔八村),子孫以邑為氏,是為山東崔氏。姜太公的兒子丁公佶,是西周時期齊國的第二代國君,他有個嫡子叫季子,本來應按禮制繼承齊國君位,但他卻讓位給弟弟姜叔乙(乙公得),自己則住到食采地崔邑(崔城,今山東章丘)逍遙自得。在姜季子的后裔子孫和邑地住民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崔氏,世代相傳至今已有三千余千年的歷史,史稱崔氏正宗。
遷徙分布:
先秦時期,崔姓有人曾為齊國的卿大夫,活動在山東地區。秦漢時期,崔姓發展很快,成為河北地區的大族,以此為源地向四周播遷,大凡崔姓尋祖,都要追到河北的清河和博陵二郡望。崔姓自西漢至宋,官宦不絕。魏晉至唐初,按士族門第排姓氏,崔姓居首位,連國姓李氏也屈于其后,可見崔姓的輝煌。尤其在唐朝崔姓最為顯耀,為宰相者出自清河的有11位,出自博陵的12位。宋朝以后,崔姓分布更為廣泛。
宋朝時期,崔姓大約有37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48%,排在第四十三位。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陜西,這三省崔姓大約占崔姓總人口的54%,其次分布于山東、安徽、江蘇等多省。當時的豫、冀、秦中原地區地區為崔姓聚集中心。
明朝時期,崔姓大約有35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38%,為明朝第六十六大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江蘇、山東、山西,江西等省崔姓大約占崔姓總人口的73%。全國的崔姓人口流動從北向東南遷移,全國重新形成了北部魯豫冀晉、南方江蘇江西兩塊崔姓人口聚集區,崔姓重心向東漂移。
當代崔姓的人口已達到420多萬,為全國第五十八位姓氏,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34%。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崔姓人口呈下降的態勢。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中原地區河南、山東、河北三省的崔姓占崔姓總人口的42%。其次分布于遼寧、山西、黑龍江、江蘇、陜西、吉林,這六省的崔姓又集中了32%。全國形成了關內冀豫魯、關外黑吉遼兩塊崔姓聚集地區。自明朝至今600年期間,崔姓人口流動由東南部向華北、華中的回遷十分強勁,東北的崔姓迅速增長。崔姓在華北和東北地區是比較常見的姓氏之一。崔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魯豫晉、冀京津、黑吉遼、內蒙古大部、陜西大部、甘肅東端、鄂皖蘇北段,崔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6%以上,中心地區可達1.4%以上,以上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25.4%,居住了大約7l%的崔姓人群。在甘肅大部、寧夏、陜西南端、內蒙古中西部、川渝北段、湖北大部、皖蘇中部、云南中部,崔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3%--0.6%之間,以上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4.6%,居住了大約14%的崔姓人群。
歷史名人:
崔杼(?-前546),又稱崔子、崔武子。春秋時齊國大夫,后為齊國執政。齊惠公時為正卿,以弱冠之年有寵于惠公;莨,為高氏、國氏所逐,與國氏出奔衛國。后返齊,靈公時曾率軍伐鄭、秦、魯、莒等國。靈公病危,迎立故太子呂光(莊公),殺太傅高厚。前548年,因莊公與其妻棠姜私通,聯合棠無咎殺莊公,立莊公弟杵臼(景公)為君,自己為右相。
崔廣,漢初人,字少通,號夏黃公。與東園公、綺里季、甪里先生同隱居商山(今陜西省山縣東),四人須眉皆白,故稱四皓。
崔琰,字季珪,清河東武城人。東漢末年曹操部下。太祖破袁氏,辟琰為別駕從事。曹操征并州,留琰傅曹丕于鄴。魏初,拜尚書。主曹丕為太子。操貴其公亮,遷中尉。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加魏王,以為意指不遜。罰琰為隸,后賜琰死。
崔林(?-244年),字德儒。清河郡東武城(今山東諸城)人,三國時曹魏大臣。曹操平定冀州,任命崔林為塢長,后改任御史中丞。魏文帝時,為幽州刺史、大鴻臚、司隸校尉。明帝時,升任司空,封安陽亭侯,后進封安陽鄉侯。正始五年(244年)卒,謚孝侯。其家族即著名北方大族“清河崔氏”。
崔篆(?~?),西漢安平人。王莽時建新大尹(太守),臨終作《慰志賦》。
崔骃,東漢文史學家,涿郡安平(今屬河北省安平縣)人。少與班固、傅毅齊名,曾為府掾,后改主簿,著有《達旨》等,有“儒家之林大才子”之稱。其子崔瑗,官至濟北相。為著名書法家,工章草,其書“點畫精微,神變無礙”,人稱“草賢”,著有《草書勢》
崔瑗,字子玉,涿郡安平人,是漢代著名書法家,尤善草書,師法杜度,時稱“崔杜”。后來張芝取法崔、杜,其書大進,成為漢代草書之集大成者,被譽為“草圣”。對于崔瑗的草書,后世評價很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尊稱“草圣”的書法家。唐張懷瓘《玉堂禁經》:“八法(書法的基本筆法)起于隸字(今楷書)之始,后漢崔子玉歷鐘(鐘繇)、王(王羲之)以下,傳授所用八體該于萬字!安菔ァ睆堉プ栽啤吧媳却薅挪蛔恪。三國時魏人韋誕稱其“書體甚濃,結字工巧”,即書體非常濃密,結字精致美妙。
崔寔(?—170年),字子真,東漢政論家,安平人,著述頗豐。
崔烈(?~192年),東漢安平人,崔寔堂兄,官至司徒。
崔州平,名不詳,字州平,博陵 安平(今河北安平)人。東漢末年隱士,太尉崔烈之子,西河太守崔均之弟。與荊襄一帶的名士徐庶元直、石韜廣元、孟建公威、龐統士元、諸葛亮孔明等人常有來往。 漢太尉崔烈子西河太守崔均之弟。與徐庶、石韜、孟建皆與亮友善,謂為信然。荊州名士、諸葛亮之友。亮與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與徐元直四人為密友。此四人務于精純,惟孔明獨觀其大略。先主來隆中見亮,忽見州平容貌軒昂,豐姿俊爽,頭戴逍遙巾,身穿皂布袍,杖藜從山僻小路而來。先主與語大悅,即請同歸,州平以己無意功名,長揖而去。后先主二次往隆中,州平已與亮相約,出外閑游去矣。
崔洪(?~291),字伯良,西晉安平人,官至司農、吏部尚書。
崔悅,字道儒,清河人。崔林曾孫,崔宏的祖父。劉琨的內侄,劉群、盧諶、溫嶠的舅表兄弟。盧諶法鐘繇,崔悅法衛瓘而俱習索靖之草,皆盡其妙。與盧諶俱為劉琨司空從事中郎,后為段末波佐史。沒石氏,仕石虎,官至司徒左長史、關內侯。石虎末崔悅為新平相,為新平郡人所殺。
崔浩,清河東武城人,后魏時官至司徒。其修史以彰直筆,因暴露“國惡”,而遭滅門之災。
崔宏,南北朝時清河東武城(今德州武城)人,官至吏部尚書,曾執掌機要,參與草創過各種制度。
崔靈恩,南朝梁東武城人,遍讀五經,尤精三《禮》、三《傳》,初為北魏太常博士,后歸梁,累任步兵校尉,兼國子博士,官至貴州刺史。常聚徒講學,著有《毛詩注》、《周禮集注》、《三禮義宗》。
崔鴻,字彥鸞,南北朝時期東清河鄃(夏津縣古時稱鄃縣)人。著名史學家,撰《十六國春秋》。約生于北魏孝文帝(471~499)初,卒于北魏孝昌年間(525—527年)。
崔挺,北魏京師(今河南洛陽)人,字雙根,少好學,孝文帝(471-499在位)時任光州刺史,大行開化之風,累官本州島大中正、北海王司馬。為官清廉,有人曾贈以玉璧,被挺推卻,曰"昔無楊震之金,今豈有崔挺之璧?
崔立,將陵(今山東德州)人,金末自稱太師、軍馬都元帥、尚書令、鄭王。
崔道融,生卒年待考。唐代詩人。自號東甌散人。荊州江陵(今湖北江陵縣)人。乾寧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今浙江省溫州市)縣令,早年曾游歷陜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后入朝為右補闕,不久因避戰亂入閩!度圃姟蜂洿嫫湓娊耸。
崔致遠,字孤云, 是韓國歷史上第一位留下了個人文集的大學者、詩人,一向被韓國學術界尊奉為韓國漢文學的開山鼻祖,有“東國儒宗”、“東國文學之祖”的稱譽。晚年歸隱,不知所終, 有詩文集《桂苑筆耕集》。
崔顥,汴州(今河南開封)人,唐代大詩人,官至司勛員外郎。早期多閨情詩,詩風浮艷,晚期詩風慷慨豪邁,后人輯其詩成《崔顥集》。
崔姓女孩姓名大全:
崔秀妹 崔金艷 崔錦燕 崔銣萍 崔善茹 崔善萍 崔釤婷
崔錦娥 崔瀟萍 崔鎂萍 崔錦萍 崔莉群 崔訾秀 崔孜秀
崔梓秀 崔宣秀 崔駿秀 崔婭宜 崔怡秀 崔亦秀 崔儀秀
崔伊秀 崔易秀 崔宜秀 崔藝秀 崔一秀 崔瀚秀 崔茗秀
崔銘秀 崔鳴秀 崔珠秀 崔明秀 崔美秀 崔晗秀 崔罕秀
崔翰秀 崔纖秀 崔子秀 崔姿秀 崔玄秀 崔紫秀 崔家秀
崔佳秀 崔嘉秀 崔荷婷 崔蓓蓉 崔宗玲 崔毋婷 崔瀟婷
崔丕文 崔維玉 崔潤梅 崔心瑩 崔典文 崔寒文 崔小婷
崔倩楹 崔倩鎣 崔倩纓 崔倩鶯 崔倩櫻 崔倩瑩 崔倩瑛
崔倩瀅 崔纖穎 崔茜穎 崔莉潔 崔美玉 崔孝秀 崔雯秀
崔好秀 崔皓秀 崔惠玲 崔葆秀 崔喜秀 崔杉文 崔鳳穎
崔長艷 崔婭溧 崔婭嫠 崔婭儷 崔婭荔 崔婭力 崔丫麗
崔椏麗 崔埡麗 崔婭礫 崔婭籬 崔婭歷 崔婭黎 崔婭李
崔婭俐 崔婭利 崔婭麗 崔婭莉 崔佚芳 崔懷美 崔;
【中華取名網】業務范疇:寶寶取名、個人改名、產品命名、公司取名、品牌設計、商標注冊、國學培訓等,您有相關問題可與我們聯系!(24小時咨詢熱線:029-8560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