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一般都是四個字,所以自然地分為前后兩個部分。前兩個字組成一個詞或詞組,后兩個字組成一個詞或詞組,很少例外。我們按前后兩部分的語法關系,把成語分為如下四類;聯合式;即前兩個字和后兩字的意思是并列的,或是相承的。如“國泰民安”、“花容月貌”、“見仁見智”、“戰戰兢兢”等。
主謂式:即前兩個字是動作的發出者,是主語;后兩個字是主語的動作或狀態,是謂語。如“氣宇軒昂”,“高朋滿座”、“心花怒放”,“耳目一新”等。
動賓式:即前兩個字是動作,是謂語;后兩個字是動作的對象,承受者,是賓語。如“獨步天下”,“包羅萬象”、“盡如人意”、“奉若神明”等。
偏正式:即前兩個字和后兩個字中有一組是成語的核心部分,另一組只對它起修飾和烘托作用。如;“萬全之計”,“書香門第”、“卓然不凡”等。
有些條件因命名方法的不同而不同,有些已經是共有的。如:
聯想性:即所取的名字能夠使人容易聯想到所化用的成語。因為化為成語來給寶寶起名,就是為了使名字中包含著成語的豐富文化內涵,是短短兩個字寓意無窮。如果起的名字并不能使人個字,以一個字概括其含義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須用到兩到三個字。但即使用兩個字,在很多時候也并不能令人產生聯想。比如成語“冰雪聰明”,形容一個人穎悟異常,本來是很好的含義,但如果用前兩個叫“李冰雪”,一般不容易從“冰雪”想到“聰明”。這是如果換一種方法,比如取名“冰聰”就好得多,很多人會想到這個成語。所以從成語中起好名字之后,一定要返過來想一想,能不能從這個名字中聯想到成語,如果不能,最好放棄這個名字。
[本文共有 2 頁,當前是第 1 頁]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