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久遠的2000年2月份,地點是在廈門,爸爸和媽媽還都是廈大的學生,一個大三,一個大四。那時爺爺已經病重一年了,家人都在隱諱的準備著爺爺的身后之事,其中就有墓地的修建。按照當地的習慣,墓碑上要刻上各房子孫的名字。于是問題就擺在了爸爸和媽媽的目前:為未來的寶寶取一個名字!這有點滑稽,兩個在談戀愛的大學生不是在考慮將來的婚姻,而是在談論將來孩子的名字,似乎太快了點。
那是在廈門的輪渡,在濕濕的略帶悲憫的海風中,爸爸和媽媽想出了兩個名字:彭嘯和彭笑。如果是男孩子就叫彭嘯;如果是女孩子就叫彭笑。而上墓碑的是“嘯”字,這是幾個伯伯的意思。
后來,爸爸和媽媽認為“嘯”字過于尖銳和突兀,不夠柔和,因而有棄用之意,傾向于“笑”字。覺得“笑”字輕松,寓意將來孩子不會為煩事所累,快快樂樂。而三伯則認為“笑”字過于輕佻,不宜用于女孩子。這就是后來為何重新定名字的來由了。
后來的故事
轉眼8年過去了,這八年爸爸和媽媽相繼工作,而后兩者結婚,而后爸爸離家讀書5年,而后爸爸回榕工作。八年了,終于等到了小寶寶的誕生,名字的主人終于來了。在寶寶媽媽懷寶寶6個月的時候,爸爸和媽媽就已經在考慮重新給寶寶定名字了。當時傾向于用中性的字眼,而眼下許多家長都給孩子取過于抒情的名字,爸爸媽媽頗為不認同。例如子、誠、軒等等,過于瓊瑤了。
首先想到“馭”,希望將來小孩子能夠駕馭的住生活,順順利利。這個名字一度成為比較熱門的選擇,后來三伯有言:鼠沖馬,改御也可。御,過于復雜,于是作罷。
第二是“莫”,語出詩經,意為草木茂盛。有個缺點,彭莫二字,羅源話諧音臉盆,不雅而且讀來也不好聽,作罷。
第三是“予知”,語出論語,意為我知道,聰明的意味。也因不是很順口而放在一邊。
第四是“望昔”,語出盧照鄰的詩《酬張少府柬之》:鵬飛俱望昔,蠖曲共悲今。音上好聽,就是意義不佳,作罷。
第五是“元”,首、大之意。彭元讀來比較乏味,后來元字變為小名:元元、元寶,倒是好聽。
第六是“予同”,落俗套,作罷。
第七是“執中”,語出孟子,中庸之意。男性化較為明顯,作罷。
[本文共有 2 頁,當前是第 1 頁]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