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五千年以來一直受儒家思想的侵淫,年幼輩分在國人眼里極其重要,所以在姓名學上按輩分起名,不僅可以確定彼此之間的長幼次序,又增添了同族之人彼此之間的聯系,增強了國人“根”的情感紐帶關系,更是代表了文化的一種傳承和發揚。
另外一種是不同輩分的人,選擇不同偏旁的字。 “文臺有六子,宗子孫策,字伯符;次子孫權,字仲謀;三子孫翊,字叔弼;四子孫匡,字季佐……”,這說的就是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天子孫權兄弟的排行,以“伯仲叔季”,使得外人知其名,亦可知其簡樸的家庭情況,便于交流。其誕生之初,實在是為了封建社會統治的需要,從宗族軌制、貴賤等級關系中衍生出來,故而不可避免的帶有封建色彩,但是跟著社會的發展和提高,禮節不斷的完善和更新,形本錢日自由同等,和諧共生的文化禮節。
這通常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確定下嚴格的輩分用字;如孔子在其死后,為歷代皇家所推崇,自明代起,姓名多由御賜,明洪武33年(1400)御賜10字:希言公承彥宏聞貞尚衍;清乾隆5年(1740)御賜10字: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道光19年(1839)御賜10字: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
在這其中,姓名也施展了重要的作用,為清晰地表明輩分,以確定彼此之間的常有尊卑,中國人非常智慧地在姓名上下工夫,使同姓之人可根據姓名中暗含的關系,來確定自己的位置,而異姓之人,也可根據自己與其他姓氏之間的聯系,確定彼此的長幼次序。
所以在家長在給寶寶起名時也不得不考慮到輩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