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應當鼓勵孩子們分享自己的情緒,不應只在孩子悲傷后進行安慰,還應教育孩子如何面對悲傷,并用適宜兒童理解的語言轉述自己的經驗。
哀傷是何物,是何感?我們會感到空虛及對逝者的不舍,感到失去了一份世間的安全感。兒童亦有此感。若關愛他們的人逝去,孩子們會感到失去了生活中長期持續的一種必然性。他們能意識到這便是悲傷嗎?他們是否真正了解這些詞匯背后的含義?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預防研究中心的歐文·桑德勒指出,我們有必要幫助兒童知曉這些情緒的名稱。此外,兒童應明白不要擔心“悲傷”這種情緒,不要懼怕生活中隨之產生的諸多變化。
家長應告知兒童,感到悲傷十分正常,而不時困惑、偶爾發怒、有時睡不著覺同樣也正常。他們應該明白,這些情緒存在的強度并非長久,甚至會來去匆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同樣的情緒,但表達悲傷的方法卻是大同小異。家長們應當鼓勵孩子們分享自己的情緒,不應只在孩子悲傷后進行安慰,還應教育孩子如何面對悲傷,并用適宜兒童理解的語言轉述自己的經驗。
一、多和孩子交談
父母應多留心孩子的情緒變化,當孩子悶悶不樂時,無論多忙,也要擠出一點時間和孩子交談,鼓勵孩子表達心境。但父母切勿強迫、勉強,而是讓孩子感覺到:自己不高興,父母也很難過。他們愿意幫助自己,從而自覺自愿地說出緣由。父母應耐心地傾聽孩子講述,然后“對癥下藥”。事實上,很多悲傷一經講出,很快也就消失了。
二、允許孩子自由地表現傷悲
孩子的個性各不相同,因而悲傷時表達情感的方式也不盡相同,父母應該允許孩子自由表現他的傷悲。孩子在哭泣時,父母千萬不能要求孩子憋住,甚至可以不要去勸阻,因為一個人盡情哭過之后,感情可重新恢復平衡。當孩子痛打“娃娃”或砸玩具時,父母的任務不是去指責,而是設法通過言語或行動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鳴。孩子得到父母的暗示,自然會停止“暴力”,如果孩子仍不愿與父母交談,希望單獨思考,那么父母也就不要在一旁嘮嘮叨叨。
三、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有些孩子很固執,不肯輕易表達或者無法確切地表達自己的心境,這時,父母得想一種方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如拿出他平時最喜歡的玩具、圖書,把他的小伙伴請到家中與其一起玩;或帶孩子去動物園、郊外散步。這些新穎、強烈的刺激無疑會分散孩子的注意,使其在獲得新的樂趣的同時自然忘掉過去的不愉快。
[本文共有 2 頁,當前是第 1 頁] <<上一頁 下一頁>>